▲越南河内城市轨迹交通吉灵—河东线轻轨。河内轻轨项目方供图
弯曲的高架轨迹、绿色的车体涂装、舒适的车内布局,一度红遍越南的“网红打卡地”,越南第一条城市轻轨——河内轻轨2号线,最近在国内各大短视频渠道上火了一把,不少人还认为这是重庆轨迹2号线。
事实上,除了表面酷似重庆轨迹线路,河内轻轨2号线在建造中相同蕴含了丰厚的“重庆元素”,它选用了我国工程院院士刘汉龙带领的重庆大学岩土试验室科研团队自主研制软基加固专利技能——PCC桩技能,有用处理了施工进程中脆弱土环境下的沉降变形问题。
PCC桩技能是个什么技能?为什么这么“稳”?12月14日,环绕相关问题,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7月20日,越南河内城市轨迹交通吉灵路站乘客出站。晏语 摄
“墙外开花”,PCC桩技能在越南得到初次运用
据悉,河内轻轨2号线(又名吉灵—河东线)是中越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该项目于2011年10月10日正式开工,2021年11月6日正式移送并投入运营。
在轻轨运行前,当地市民出行和通勤首要凭借摩托车、公共轿车、出租车及自行车,交通堵塞经常产生。建成后的河内轻轨2号线全线长约13公里,设有12座车站,列车行进全程仅需23分钟,用时比轿车出行快将近1小时,大大节约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时刻。
该项目从规划、施工、验收到移送运营,全面选用我国城市轨迹交通工程规范,是海外首条“我国化”城市轻轨。“因为该项目在建造进程中,脆弱土地基里有许多的地下水、淤泥掺杂物等,在项目建造环节,咱们选用了重庆大学科研团队自主开发研制的PCC桩技能,为脆弱土植入微弱的‘筋骨’。”项目承建公司——我国中铁六局相关担任人介绍,其时,PCC桩技能通过世界技能授权,由越南岩土股份公司在该项目中推广使用,处理了该项意图工后沉降操控难题。
PCC桩技能究竟是什么技能?“PCC桩,即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是咱们团队在广泛工程实践的根底上,自主开发研制的一种软基加固专利技能。”刘汉龙介绍,桩基是处理严峻根底设施沉降问题的“定海神针”,要让脆弱土“强筋壮骨”,就要进步桩基功用,让桩基具有更高的承载力。传统的桩基首要是圆形桩和方形桩,他们团队则立异性地选用环形截面空心桩替代实心桩的技能思路。
通过不断地技能优化,运用在河内轻轨2号线建造中的PCC桩技能不只施工工艺简略,可操作性强,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施工单位表明,与实心桩比较,平等混凝土用量条件下,PCC桩可进步承载力30%-50%;平等承载力条件下,PCC桩节约混凝土用量50%以上,施工机械能耗削减50%,真实完成了以柔性桩的本钱到达了刚性桩的效果。
▲7月20日,越南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项目车辆段操控中心。董冠男 摄
“墙内也香”,PCC桩技能已使用于国内18个省市严峻工程软土地基加固
小小一粒土,看似不起眼,但无论是飞天遁地的城市轨迹交通,仍是连绵万里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抑或高耸入云的建筑,都离不开安稳的根底,正所谓“根底不牢,地动山摇”。
“咱们团队瞄准的,便是国家严峻工程建造中常常遇到、有许多‘疑难杂症’的脆弱土。”团队成员之一、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讨所所长丁选明教授说道。
他介绍,近30年来,团队把主攻方向一向聚集在难度最大的岩土工程,霸占了一道道难关。
早在本世纪初期的甬台温铁路建造进程中,因为车站上方有许多高压电线,惯例的施工机械进不去,无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这一工程难题的使命,落在了以刘汉龙为领军人物的重庆大学岩土试验室科研团队身上。
其时,受中铁第四规划院约请,科研团队赶赴施工现场勘查。为了不耽搁工程进度,施工方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刻内研制出新的地基加固技能。
“咱们要很快安排攻关,研制配备、工艺等,既要确保施工机械的限高,又要确保设备能往地下打30—40米的深度做桩基。”丁选明称,团队做了许多的试验、剖析,通过一个月的攻关,研制出一种新式桩基技能:运用小型钻机按规划直径,分段钻进至规划深度成孔,放入分段注浆管然后投进石料,投进完成后进行注浆,固结成桩。
“与其他桩型比照,浆固碎石桩的施工机械高度低,桩身的强度也很高。”丁选明称。回到重庆后,刘汉龙还带领团队总结、编制了浆固碎石桩技能的规范。
据了解,现在,重庆大学岩土试验室科研团队PCC桩技能已成功使用于上海、江苏、天津、湖南、河北等18个省市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市政工程、港口工程、桥梁工程等软土地基加固重点工程项目中,助力新式根底设施建造节能降碳,推进绿色建造可持续展开。
现在,该技能获得了国家技能创造二等奖、我国产学研协作立异成果奖、我国专利优秀奖、我国创造创业奖等荣誉。
▲12月9日,人们在越南河内乘坐吉灵—河东线轻轨。新华社发
提档晋级,将传统土力学原理和微生物固化技能相结合
近年来,跟着温室效应、土壤污染等全球性问题变得日益严峻,世界各国开端发起运用绿色资料,环境要素在土木建造中逐步占有重要位置。
曩昔,大部分岩土加固方法为化学灌浆,运用的是水玻璃、水泥等化学资料,污染严峻。现在,重庆大学岩土试验室科研团队正在测验将传统土力学原理和微生物固化技能相结合,展开微生物岩土加固的研讨,朝着愈加智能化、低碳化的方向展开。
在重庆大学岩土试验室的微生物土试验室,重庆日报记者看到,一个个玻璃器皿内,放置着研讨人员培养出的10多种“听话”的微生物。在研讨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它们能够使用于多处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和市级文物维护单位,展开根据微生物岩土立异技能的研讨性维护作业。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微生物,咱们的使命是让需求的微生物被驯化并存活下来,促进微生物岩土构成,到达改进土体的物理力学功用这一意图。”团队研讨人员肖扬教授表明,微生物岩土具有生态环保、因地制宜、可持续再生等特色,在一条条细微的文物裂缝中补上微生物岩土,让微生物岩土在文物修正范畴得到使用,可有用防止传统修正技能的缺点。
早在2018年,刘汉龙团队就出书了全球首部微生物岩土范畴学术专著《微生物土力学原理与使用》,并创办了世界首个生物岩土范畴的英文期刊Biogeotechnics(中文刊名《生物岩土技能》),科研才能名列全球前列。
现在,这项技能不只被使用于岛礁建造,还被用于大足石刻、瑞金红井纪念碑等重要文物的修正以及三峡库区消落带等工程修正。“真实做到了无污染,可持续。”肖扬说。
▲12月7日,重庆大学岩土楼试验室,刘汉龙(左三)辅导学生做试验。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小贴士>>>
PCC桩技能走出“国门”
2021年11月,越南首个城市轻轨项目——河内“吉灵—河东”轻轨正式投运。因为该项目软基中有许多的地下水、淤泥掺杂物等,在建造进程中选用PCC桩技能,有用处理了脆弱土环境下沉降变形问题
什么叫PCC桩技能
即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是一种适合于软土区域的新式高效优质桩型。与实心桩比较,平等混凝土用量条件下,PCC桩可进步承载力30%—50%;平等承载力条件下,PCC桩节约混凝土用量50%以上,施工机械能耗削减50%
PCC桩技能的使用
相关研讨成果已广泛使用于我国公路、铁路、港口、市政等国家严峻根底设施地基加固工程项目,如京沪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京沪高速铁路软基加固、长江靖江港口软基加固等
实地刺探>>>
这条城市轻轨酷似重庆轨迹交通2号线
西部世界传达中心记者 陈展
12月12日,在赴河内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宣布题为《构建具有战略含义的中越命运一起体 敞开携手迈向现代化的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中说到,“我国企业承建了河内轻轨2号线,这是越南首条城市轻轨项目,累计载客近2000万人次,为河内市民出行带来便当。”
在“陆海十年·一路向南”主题采访活动中,西部世界传达中心记者于7月20日实地刺探这条轻轨,并采访了中铁六局集团越南有限公司、河内城市铁路有限公司,看望这条城市轻轨怎么为敞开协作注入新动力,揭秘建筑背面的故事。
全产业链“我国化”的最大城市轻轨项目
走进越南河内轻轨2号线吉灵—河东线起点吉灵路站,记者观察到,不论是站台表里规划、道路色彩,仍是车厢内布局,都像极了重庆轨迹交通2号线。
该项目作为越南第一条城市轻轨、河内市轨迹交通线网中一条交通主干线,由中铁六局承建。这也是现在海外首条规范规范、施工技能、配备资料、施工、监理和运营办理全产业链“我国化”的最大城市轻轨项目。
据中铁六局集团越南有限公司总经济师王斌介绍,这条轻轨从2011年开端建筑,通过十年的建造,于2021年11月正式通车运营,由吉灵路站开始至安义站,均匀站距离为1151米。
王斌表明,我国建筑轨迹工程,以及供给配套设备信号等技能已非常老练,最大的难度在于我国的规划理念怎么融入越南本乡文明。越南现在建筑的三条轻轨线路分别由不同国家担任承建。除了我国担任的河内2号线以外,还有法国主导的河内3号线和日本主导的胡志明1号线。而我国承建的河内2号线是越南第一个竣工并注册运营的轻轨。
王斌在采访中说,本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建议提出十周年,而这条轻轨也阅历了十年的建造。这条轻轨正是“一带一路”建议下的标志性项目,他信任这条轻轨一定能促进中越友谊,为越南的交通展开奉献我国力量。
极大缓解了越南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与许多东南亚国家相同,越南经济快速增长,随之也带来了拥堵的交通问题。因而,展开一个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成为城市展开的必然挑选。河内轻轨2号线的注册给当地市民的日子带来了极大的便当。“快速”“便利”,是河内民众在谈及河内轻轨2号线时最常说的词。
乘坐轻轨的当地市民告知记者,列车行进得很平稳,也很便利,乘坐的进程非常便利。另一位市民则表明:“期望今后能建造更多的轻轨。假如我家在轻轨站邻近,一定会挑选轻轨出行。”
该线路列车大大节约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时刻,极大缓解了沿线交通拥堵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这条轻轨也已成为越南民众的“网红打卡地”,许多民众在车站和车辆上摄影纪念,在交际媒体渠道共享乘坐轻轨的便利和舒适体会。
中越互利务实协作稳步前进
河内城市铁路有限公司代表Vu Hong Truong在采访中表明,该项目运营后关于完善河内城市路网功用、缓解交通压力、拓宽城市展开空间,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展开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在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展开上也发挥出巨大的辐射效果。当地媒体报道则称,跟着这条轻轨注册运营,“摩托车王国”迈入了绿色出行新时代。
“项目投运后将有用缓解交通堵塞问题,更值得一提的是轻轨对城市道路环境非常友爱。这些优势让越南的其他城市更有理由仿效河内事例,出资新建更多轻轨。”Vu Hong Truong说。
我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在其官网上表明,越南轻轨的完工,不只意味着中越互利务实协作持续稳步前进,从长远来看,还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议和越南“两廊一圈”规划的对接和中越两国的互联互通。
除了河内轻轨2号线,中越世界班列、才智口岸、光伏和风能电站等都是中越两国协作的一个个详细事例。我国在根底设施建造上的资源、设备、资金、运营经历,将助力越南经济的展开,一起促进两国海上、金融等范畴的协作。